返回列表

失智老人护理标准及护理内容

445

圣德嘉朗

02
04月
2025

一、失智老人护理标准现状


目前我国尚未建立全国统一的失智老人护理标准,但部分地区已出台政策或实践指南,主要围绕以下核心方向:


服务体系构建‌


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推动青岛医养康养结合模式,强化家庭养老床位、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及专业照护机构建设‌。

试点“五床联动”(养老、医疗、家庭养老、家庭病床、安宁疗护床位),整合医疗与养老资源‌。


能力评估与分级照护‌


依托省级养老管理平台建立失能失智老年人数据库,完善老年人能力评估机制,动态跟踪照护需求‌。

按失智程度(轻、中、重度)匹配差异化服务,如专业机构优先收治中重度失智老人‌。


机构建设规范‌


要求养老机构设置独立认知症照护专区,配备防走失、防跌倒等安全设施‌。

至2025年底,滨州市计划建成10家智慧养老院,每个县区至少1所具备失能照护功能的特困供养机构‌。


二、失智老人护理核心内容


(一)基础生活护理


饮食护理‌


关注进食安全:调整食物软硬度,避免呛咳;控制温度防止烫伤,必要时采用辅助餐具‌。

定时定量喂养,监测营养摄入,预防营养不良或过度肥胖‌。


个人卫生‌


协助完成洗漱、如厕、穿衣等日常活动,使用尿不湿或隔尿垫管理大小便‌。

定期洗澡、口腔清洁(早晚刷牙/棉球擦拭),预防压疮和感染‌。


作息管理‌


制定规律作息表,避免昼夜颠倒;睡前安抚情绪(如热牛奶、轻音乐)改善睡眠质量‌。


(二)安全与健康管理


环境安全‌


移除尖锐物品、防滑处理地面,安装防护栏和门窗报警装置;减少镜子数量,避免认知混淆‌。

保持通道畅通,预留足够活动空间,使用固定家具布局降低环境适应难度‌。


医疗护理‌


定期监测血压、血糖等生命体征,遵医嘱管理抗痴呆药物及并发症治疗‌。

对长期卧床者实施口腔护理、管路维护及压疮预防(每2小时翻身、使用气垫床)‌。


(三)认知与心理支持


认知功能训练‌


开展益智游戏(拼图、记忆卡)、手工活动(折纸、串珠)及逻辑问答,延缓功能衰退‌。

通过怀旧疗法(老照片、音乐)、感官刺激(触觉板、香薰)激活残留记忆‌。


情绪与行为干预‌


避免争辩或责备,以安抚、转移注意力等方式应对攻击性行为或焦虑情绪‌。

鼓励参与社交活动(社区聚会、亲友探视),减少孤独感‌。


(四)家庭与社区协同


家庭照护支持‌


为家属提供护理技能培训(如喂食技巧、应急处理),建立24小时联系机制‌。

推广适老化改造(扶手安装、无障碍通道),降低居家照护难度‌。


社区资源整合‌


设立认知症友好社区,提供日间托管、康复理疗及喘息服务,减轻家庭负担‌。

搭建“家庭-社区-机构”转介通道,实现失智老人照护需求无缝衔接‌。


三、护理质量提升方向

标准化建设‌:加快制定失智老人照护操作指南,明确服务流程、人员资质及设施配置要求‌。

专业化培训‌:加强养老护理员认知症照护专项技能考核,推广非药物疗法应用‌。

智能化辅助‌:利用智慧养老设备(定位手环、生命体征监测仪)提升安全性和照护效率‌。


免费预约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