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收藏!老年人呼吸病易重症化,10 种常见类型 + 照护重点,帮家人平稳度过

930

圣德嘉朗

24
10月
2025

老年人常见呼吸系统疾病及照护要点


一、急性感染性疾病(老年人易重症化,需重点警惕)


1. 细菌性肺炎(老年人肺炎 “症状不典型” 需警惕)

•核心特征:老年人常无明显高热(仅低热或体温正常),以乏力、食欲差、意识模糊为主要表现,部分仅轻微咳嗽(咳脓痰或血丝痰),易并发呼吸衰竭、感染性休克;常见致病菌为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多因受凉、基础病(糖尿病、心衰)诱发。

•照护重点:冬季注意保暖,流感季提前接种肺炎疫苗;出现 “精神差、不爱吃饭” 时及时查胸片,避免延误治疗;卧床老人需定时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出。青岛呼吸病治疗医院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如东路7号。


2. 病毒性肺炎(尤其流感病毒肺炎,易合并细菌感染)

•核心特征:老年人感染流感病毒后,易快速进展为肺炎(发病 3-5 天出现呼吸困难、胸闷),常合并细菌性肺炎(咳脓痰、白细胞升高);新冠病毒肺炎老年患者重症率高,可出现沉默性低氧(血氧<93% 但无明显憋气),需密切监测血氧。

•照护重点:每年 10-11 月接种流感疫苗;家中备指夹式血氧仪,每日监测血氧(正常≥95%);感染后保证充足休息,避免劳累诱发重症。


3. 急性支气管炎(老年人恢复慢,易迁延成慢性)

•核心特征:初期类似感冒(鼻塞、咽痛),随后出现咳嗽(多为干咳或少量白痰,夜间加重),部分伴胸闷;因老年人气道清除能力弱,咳嗽持续时间长(常超 2 周),易诱发原有慢性肺病急性加重。

•照护重点:避免接触烟雾、冷空气刺激;咳嗽时适当拍背(空心掌从下往上),必要时遵医嘱用止咳祛痰药(如氨溴索);若咳嗽超 3 周或出现气促,需排查肺炎或慢阻肺加重。


二、慢性气道与肺部疾病(老年人高发,病程长易反复)


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老年人 “沉默的呼吸杀手”)

•核心特征:90% 与长期吸烟(含二手烟)相关,早期仅 “活动后气短”(如爬一层楼需歇气),逐渐进展为静息时呼吸困难;晨起咳嗽(咳白色黏液痰),冬季易因感冒诱发急性加重(痰量增多、变黄,气促加剧);老年人常合并冠心病、高血压,病情更复杂。

•照护重点:严格戒烟(是延缓进展的关键);长期坚持缩唇呼吸、腹式呼吸训练,改善通气;急性加重期及时就医,遵医嘱用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抗生素,必要时吸氧(低流量 1-2L/min,避免高浓度氧抑制呼吸)。


5. 慢性支气管炎(老年人 “老慢支”,易进展为慢阻肺)

•核心特征:符合 “每年咳嗽咳痰 3 个月、连续 2 年”,老年人多因长期吸烟、空气污染、反复感染导致;症状以 “晨起排痰” 为主(白色泡沫痰,感染时变稠变黄),冬季症状加重,后期出现活动后气短,逐步发展为慢阻肺。

•照护重点:室内保持空气湿润(湿度 50%-60%),避免干燥刺激气道;每日饮水量 1500-2000ml,稀释痰液;定期做肺功能检查(每年 1 次),监测是否进展为慢阻肺。


6. 支气管扩张症(老年人多因 “既往肺部感染” 遗留)

•核心特征:老年人多因儿童期麻疹肺炎、肺结核遗留支气管结构破坏,表现为 “反复咯血”(从痰中带血到少量咯血)、咳大量脓痰(晨起时痰液分层:上层泡沫、中层黏液、下层脓液);易反复肺部感染,导致呼吸困难加重。

•照护重点:避免剧烈活动(防止诱发咯血);每日进行体位引流(如侧卧,患侧在上,轻拍背部),促进脓痰排出;咯血时保持镇静,取坐位或半卧位,及时就医止血。


7.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慢阻肺的常见并发症)

•核心特征:由慢阻肺、支气管扩张等疾病长期不控制引发,老年人早期仅 “活动后气短、下肢轻微水肿”,晚期出现明显右心衰竭(下肢重度水肿、腹胀、食欲差、尿量减少),常因肺部感染诱发急性加重。青岛呼吸病治疗医院电话:400-6311123。

•照护重点:严格控制盐分摄入(每日<5g),避免水肿加重;卧床时抬高下肢,减轻水肿;遵医嘱服用利尿剂(如呋塞米),定期监测电解质(防低钾);避免感冒,减少急性加重频率。


三、其他高发疾病(与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相关)


8. 胸腔积液(老年人多为 “癌性或心源性”,需明确病因)

•核心特征:老年人胸腔积液常见病因是肺癌(癌性胸水,多为血性)、心衰(漏出性胸水,伴下肢水肿、胸闷)、肝硬化(低蛋白血症胸水,伴腹胀);主要表现为 “活动后气短”(胸水越多,气短越明显),部分伴胸痛(刺痛,随呼吸加重)。

•照护重点:及时做胸部超声明确胸水性质;癌性胸水需抗肿瘤治疗,心源性胸水需控制心衰;卧床老人定期翻身,避免单侧受压导致胸水分布不均。


9. 肺栓塞(老年人 “久坐、卧床” 易诱发,症状隐匿)

•核心特征:老年人因骨折、手术、长期卧床(活动少)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血栓脱落引发肺栓塞;常表现为 “突发胸痛(深呼吸加重)、咯血、气短”,部分仅乏力、意识模糊(症状不典型),易误诊。

•照护重点:骨折、术后老人需早期活动(如在床上翻身、踝泵运动),预防血栓;出现 “突发憋气、胸痛” 时立即就医,查肺动脉 CTA 确诊;确诊后需长期服用抗凝药(如利伐沙班),避免剧烈活动。


10.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综合征(OSA,老年人 “打鼾背后的风险”)

•核心特征:老年人因咽腔肌肉松弛,易出现 “打鼾伴呼吸暂停”(暂停时间>10 秒,夜间频繁发作),白天嗜睡、记忆力下降;长期可导致高血压、冠心病、脑梗,加重原有基础病。

•照护重点:睡觉时取侧卧位,避免仰卧(减少舌根后坠);超重老人适当减重;严重者需使用无创呼吸机(CPAP),改善夜间通气;定期监测血压,避免因 OSA 导致血压波动。


老年人呼吸系统疾病的核心预防原则


1.减少诱发因素:戒烟(含二手烟)、避免接触烟雾、粉尘;冬季戴口罩防冷空气刺激;流感季少去人群密集场所,预防感染。

2.加强基础病管理:控制高血压、糖尿病、心衰等基础病,避免因基础病加重肺部负担;定期(每半年至 1 年)做肺功能、胸片检查,早期发现问题。

3.增强自身防护:适当进行低强度运动(如慢走、太极拳),提升肺功能;接种流感疫苗、肺炎疫苗(每年 1 次流感疫苗,每 5 年 1 次肺炎疫苗),降低感染重症风险。


免费预约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