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敬请期待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老年慢性创面修复(如压疮、糖尿病足等)的修复需求日益增长。近期,全国多家医疗机构通过多学科协作、技术创新及个性化护理方案,为老年患者提供了高效、精准的创面修复服务,显著提升了患者生活质量。
多学科协作攻克复杂创面
在新疆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一例左侧面部恶性肿瘤合并大面积组织缺损的老年患者,通过上海援疆专家与本地团队协作,成功完成高难度切除及游离皮瓣显微移植手术。该手术不仅完整切除肿瘤,还利用大腿部皮瓣实现了面部形态与功能的重建,标志着边疆地区口腔颌面外科技术达到新高度。常州二院创面修复中心则通过“医—护—治一体化”模式,为长期卧床合并糖尿病的老年患者开通绿色通道,结合新型湿性愈合理念和多学科联合查房,使患者创面在两周内清洁并达到出院标准。
技术创新提升修复效率
针对老年创面易感染、愈合慢的特点,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协和医院车谷院区建立闭环转诊机制。一名83岁压疮合并严重感染的老年患者,经社区医院初步清创和营养支持后,转至上级医院完成负压封闭引流及手术修复,最终在社区完成康复治疗。这一模式不仅优化了医疗资源分配,还降低了患者就医成本。新余市人民医院则独立开展游离股前外皮瓣修复术,成功为70岁足部创伤患者重建血运,避免了长期卧床并发症。
个性化护理与中医特色疗法
武汉市汉口医院皮肤科创面修复中心收治一名68岁深度压疮患者,通过中西医结合方案(如自制中药封包、塌渍)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坏死组织脱落与肉芽生长。经过两个月治疗,患者创面完全愈合,身心状态显著改善。景德镇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护士通过耐心清创换药和健康宣教,帮助86岁老年痴呆患者免于植皮手术,仅用四个月便治愈26cm溃烂创面,展现了护理技术在慢性创面管理中的关键作用。
基层医疗能力持续强化
宝丰县人民医院创面修复科采用“阶梯疗法”,为一名糖尿病足术后感染患者制定个体化方案,通过控糖、抗感染联合中医化腐清创,最终实现保肢目标。这一案例凸显基层医院在慢性创面治疗中的规范化提升。
专家指出,青岛老年创面修复需整合外科技术、材料创新、护理服务及全程管理,未来将进一步推广医联体协作与智能化监测,助力更多患者实现“微创、高效、人性化”的康复目标。